近年来,沪市公司不断加码研发、努力转型升级,并积极借力资本市场,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,也引领产业链不断跃升发展。其中,央国企更是在发挥好国民经济压舱石作用同时,越来越多承担起行业升级源动力的角色。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。越来越多的沪市公司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,为企业自身和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深度蓄能。
2023年三季报显示,沪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近5853亿元,同比增长了超7%;2022年,沪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近9600亿元,占全国研发经费的31%,较2021年的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。与2019年相比,沪市公司研发投入累计增幅超83%,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2.44%。
其中,沪市央国企的研发力度持续加大,今年前三季度合计研发投入超3413亿元,同比增幅近8个百分点;近三年年均研发投入增速近23%。三季报沪市研发金额前10的公司中,9家为央企、1家为地方国有企业;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超100%的78家公司中,央企国企有42家。
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“三大运营商”持续通过创新引领,推动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实现从“1G空白、2G跟随、3G突破”到“4G同步、5G引领”的跨越式发展。今年1-9月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67.5亿元、同比增长23.8%,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41.3%。持续深入推进5G、算力网络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研发,累计牵头数百个5G国际标准、百余个国内外算力网络标准,自主研发云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,发布多项人工智能通用、专用大模型。
在汽车行业,沪市公司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,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的产业链升级新生态。以上汽集团为例,公司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终端交付量达68.3万辆,稳居中国车企前列,且自1月份以来,始终保持“逐月环比连涨”的向上势头。公司在积极塑造从芯片、三电系统到对应场景的整车集成和创新能力的同时,大力布局创新生态,在电池电芯、IGBT电驱动核心部件、电驱系统等关键领域与全球领军企业探索融合发展。广汽集团以产业园为核心推动关键零部件本地集聚,投资450亿元打造智能制造、汽车小镇、创客区三大核心片区,加快自主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产能建设,目前已实现年产20万新能源车产能,发挥整车引领作用。
沪市公司还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。盾构机是最先进的隧道开挖设备,我国曾长期依赖于进口。以中国中铁为代表的公司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探索,我国自主创新的中国盾构机从蹒跚学步,到一路向前掘进,再到跨入世界先进行列,实现了完美逆袭,目前公司的盾构机产品已远销海外。长期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万华化学,也凭着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,打破了ADI跨国公司长达70年垄断,并成为全球第2家掌握尼龙12全产业链制造技术的企业。
科创板公司也凭着突出的“硬科技”实力,在助力产业关键技术突破、核心装备自主可控上持续发力。2023年前三季度,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合计达959.07亿元,同比增长26%,远高于合计归母净利润594.88亿元的水平,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中位数达13%。近6成科创板公司的核心产品或技术正在相关领域推动实现进口替代。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,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龙头企业中国通号,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覆盖总中标里程全球第一;时代电气深耕于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领域,成功研发了新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“复兴号”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变流系统,连续九年在该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。
沪市主板公司持续践行ESG理念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,发展的“含金量”和“含绿量”不断提升。2022年,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从2018年的不足800家增长至1000余家,创下历史新高;超1300家公司披露建立环保机制,环境保护相关资金投入近1500亿元,超1500家沪市公司采取减碳措施,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超8亿吨。
沪市公司在绿色发展方面成绩斐然,尤其是石油、煤炭、电力、钢铁、建筑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链链主,更是通过夯实经营、绿色转型不断引领产业升级蝶变。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升链,加速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发展体系,另一方面助力新兴产业建链,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、利用水平、产业竞争力都迈上新台阶。
在节能降耗、减污控排方面,沪市钢铁、煤炭、电力公司着力处理好安全性、经济性、清洁性的关系。中国神华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,与华为公司协同攻关,发布“煤矿鸿蒙操作系统”,促成国产操作系统首次工业化应用。公司还率先实现燃煤发电机组100%脱硫脱硝、常规煤电机组100%超低排放,做到在发电领域“用煤和用气一样干净”。宝钢股份作为钢铁领军企业,致力于以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重塑钢铁行业,按节点持续推进超低排放及环保绩效A级企业创建工作,截至今年8月,公司重点工序能效达标杆比例81%,节能28.8万吨标煤,完成年度25万吨目标的115%。
作为传统能源企业,“三桶油”在稳油的基础上,加大能源产品的多元供应。其中,中国石油持续推进在页岩气、煤层气、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,“油气热电氢”多能互补新格局已日臻成熟,在川南地区建成我国首个“万亿储量、百亿产量”页岩气区。
受益于新能源格局加速布局,沪市公司从上中游光伏设备、到下游光伏发电企业,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“全覆盖”。主要光伏发电公司2022年合计完成发电量约50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5%,带动全产业链业绩攀升。通威股份上半年销售高效太阳能电池35.87GW,可用于每年生产清洁能源电力497亿度,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1500万吨;在终端,公司还建成以“渔光一体”为主的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并网规模3.7GW,上半年结算发电量22亿度,实现碳减排二氧化碳168万吨。
借助资本市场的沃土,沪市公司积极通过产业化专业化整合、优化更有利于释放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,加快推进产业链跃升的关键进程。
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,越来越多的沪市公司通过战略重组、专业整合打造更加突出的核心竞争力,带动产业链加速发展。
统计显示,2022年以来,沪市披露重组方案87单,实际完成64单,交易金额超3300亿元。以打造产业链引领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类并购已经成为主流。年初,长江电力完成了对云川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,斥资804.84亿元收购乌东德、白鹤滩水电站的投资运营主体,让公司的总装机容量大幅增加近58%,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水力发电行业的地位。在国防军工领域,中航电子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,交易规模超过480亿元,通过将航空电子板块和机电板块的有序整合,打造航空工业集团的机载业务整体上市平台,提升了存续企业在航空工业机载系统的综合实力。
并购重组也为央企集团内减少同质化竞争,减少重复投资建设,打造业务板块强平台提供了条件。中国动力通过重组将集团下属柴油机动力业务进行统一整合,合计交易金额225亿元,在解决同业竞争的同时,进一步巩固了公司行业龙头地位,为更好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体制机制方面,股权激励、员工持股等制度安排的供给,则为沪市公司引领产业链跃升提供了“软动力”。2020年以来,沪市有892家公司推出1214次股权激励方案。其中,科创板共361家公司推出了523单股权激励,板块覆盖度达64%,激励董事、高管、核心技术人员、核心业务人员合计9.5万人次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央企的股权激励积极性也在持续提升。2020-2022年,沪市央企共推出股权激励方案57单,较此前三年(2017-2019)的33单数量明显增加。通过股权激励等机制的优化,进一步实现企业与核心骨干利益的绑定,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,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里面尝到甜头,进一步拓展机制优化的幅度和范围。以国电南瑞为例,公司在推出2期股权激励方案的基础上,做深做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,在下属单位推出股权激励、超额利润分享计划等灵活机制。在体制机制的加持下,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,也不断巩固公司在技术、产业体系等方面的核心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