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工企业应该是资本市场被取“外号”最多的行业,而且差异性还很大,比如有人称军工为“男神”,也有很多人认为军工是“渣男”。
第一个是上市就意味着不得不公开很多信息,所以不管这些公司背后的母公司有多神秘,上市公司的业务都会比较简单,而且大部分都会军民两用,那么很多东西是可以推测的。
第二个是军工的背后很多都是央国企,我们的央企规模是非常庞大的,既有赚钱的,也有亏钱的,而拿出来上市的,基本上也都是优质资产。
另外军工企业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那就是不受经济环境影响,所以只要国防预算摆在那,公司业绩就有保障。
今天要分析的“中航光电”就是如此,这么多年业绩稳得一塌糊涂,属于那种能大概估算出未来两三年业绩的那种。
中航光电的发展史很长,可以追溯到1970年,当时国家拨款近600万建了个工厂,专门生产航空插件,名字就叫“华川电器厂”。
所以搬迁工作前前后后花了9年时间,主要靠先在洛阳建生产线,然后一边正常经营,一边慢慢地把家底都搬过来。
1995年搬迁完后就改了个名字,叫“洛阳航空电器厂”,要气派很多,主要做电连接器民用产品,后来又扩展了光连接器产品,业务的发展速度一下子就起来了
2002年以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为首,联合其他六家单位,把工厂重组成一家公司,并且剥离掉非主营业务,再次改名为“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公司成立之后,全套现代化管理体系就都建成了,经过几年的磨合,新公司彻底成熟,而且业务还在高速发展。
2007年净利润近1个亿,这一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,这可是我们第一家上市的军工企业,有很大的象征意义。
上市之后首先解决的就是同业竞争问题,因为母公司的系统很庞大,还有类似业务的子公司,从那以后就全部整合进中航光电里面。
一直到现在,这么多年以来,公司的业务从来都没变过,专注于“连接器”这么个小东西,一做就是几十年。
所以不管是曾经的电气时代,还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,还是未来的智能时代,这个市场只会越来越大,典型的永续产业。
中航光电也跟着时代的变迁,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年与海信宽带共同出资成立“中航海信”,也就是现在的“青岛兴航光光电”,公司持股50%,主要就是为了扩展光纤连接器业务。
2013年又花了1.26亿收购西安富士达48.18%的股权,这是一家做射频同轴连接器产品的公司,扩展了通讯业务。
紧接着2014年花了1.22亿收购深圳翔通光电51%的股权,这也是一家做光纤通信零配件的公司,再次加强光纤通讯业务。
再到2015年合资成立“中航光电精密电子”公司,占股51%,这个布局是为了做精密连接器,目标是消费电子。
别看我们平常用的电子产品都有连接器,这类标准化产品是立讯精密这样的代工企业做的,难度比较低。
还有很多中高端市场,连接器是需要定制的,比如汽车领域或者军工领域,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新产品,至少每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充电器就不能通用。
所以优势很明显,在定制化领域是绝对的龙头,并且很难被超越,因为定制化经营模式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。
但是缺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市场规模有限,任何定制化的东西,肯定是比不上标准化产品规模的,毕竟针对的客户只有一家。
中航光电的业务主要有三大块,分别是电连接器、光连接器和液冷解决方案,液冷解决方案主要也是液体连接器。
虽然这三类主要都是连接器,但是产品非常多,现在已经有500多个系列,35万多个品种,这就是定制化的结果,真不是一般的公司能承受的。
连接器这个东西随处可见,我们每天也都在用,行业规模非常大,全球市场大概有近千亿美元,其中主要就是通信、计算机和汽车这三类用得多。
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地并购提高市场集中度,比如“安费诺”这家公司,我看他近十年以来,每年都至少要收购一家公司,并且非常聚焦连接器。
他们的运营模式都是自己中高端市场,比如军工和航天使用的高端连接器他们自己做,然后也会承接大量低端或者标准化连接器业务,转手就外包给代工企业生产。
中航光电几乎没有手机和电脑业务,这种标准化产品他肯定做不过立讯精密,主要集中在军工、通信和汽车领域。
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军工等高端领域连接器,中航光电比不上国际三巨头,在民品领域,也比不上立讯精密这类代工企业。
看起来像是夹心饼干,其实也有一个很巧妙的优势,那就是军工企业的品牌效应,这也是能在汽车和通信领域发展这么好的原因。
这一点中航光电比航天电器做得好,航天电器一直专注于军工领域,似乎没有太多转民品的意思,所以业务规模要小很多。
这没有好坏之分,军工领域的蛋糕也是不小的,这两家拿下了75%以上的市场份额,市场格局可以说非常稳定。
虽然我们的国防实力已经进步非常大了,但是毕竟起步比较晚,所以在装备迭代上面,很多东西都还是要落后美国一两代。
有差距不要紧,我们肯定是会追上并且超越的,那就意味着未来很多年,军工产业都还会继续匀速发展。
但是竞争也很大,前面说的国际三巨头“泰科、安费诺、莫仕”这几年在中国建厂速度很快,比如泰科2022年在昆山的工厂,一期已经投产,产能高达20亿件连接器,还有二期今年应该也会投产,产能又是13亿件连接器。
这是中航光电2023年的总产能,连接器生产量不到8.2亿只,不过同比增长17.89%,比2022年的增幅大多了。
而且中航光电的扩产速度还在加快,基础器件产业园一期已经完工,华南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进度达到了77%,还有工业互连产业园项目也在推进。
比如高端互联产业园这个项目,总投资27.2亿,2023年才投入了不到2.6亿,也就是这两年还要投入二十多亿。
只是可能因为保密,项目并没有公布具体产能,无从对比,只是说预计年销售39.63亿,年利润7个亿。
中航光电的技术肯定是没问题的,新能源汽车结构复杂,使用的连接器也非常多,而且汽车连接器的特点是需要承载高电压和大电流,同时还要具备抗干扰和抗震动的能力,所以对机械性能和机械寿命的要求非常高。
通信连接器大部分都是定制,因为迭代速度太快了,而且对信号的传输速度和抗衰减要求越来越高,比如现在的5G,正在用射频连接器替代之前的传统连接器。
这样就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,生产企业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,还要不断大规模的投资新设备,这也间接形成了比较高的准入门槛。
现在全球的连接器市场主要都在外企手里,就连富士康和立讯精密的市场份额也都比较小,中航光电就更不用说了,在民品连接器市场,规模算是很小的。
当然我们连接器在国内做得好的,还有得润电子、瑞可达、永贵电器等等多家公司,中航光电一直都是中高端连接器的老大。
这是军工产品的特殊费。